[qī bù zhī cái]
【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qī bù zhī cái]
[qī bù zhī cái]
[qī bù zhī cái]
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他很有文学才华,上中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我虽无七步之才,但写点杂感还是得心应手的。
他长于写作,有七步之才。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qī bù zhī cái]
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七步成诗 [qī bù chéng shī]
称人才思敏捷。
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倚马可待 [yǐ mǎ kě dài]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燃萁之敏 [rán qí zhī mǐn]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七步奇才 [qī bù qí cái]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qī bù zhī cái]
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佶屈聱牙 [jí qū áo yá]
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七步之才
- 才华盖世
- 世态炎凉
- 凉了半截
- 截然不同
- 同室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