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
〈动〉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 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缉取(搓成);缉麻(绩麻);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搜捕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缉凶(搜捕凶犯);缉擒(捉拿;缉拿);缉探人(侦察人员)
继续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缉绪(继承传统)
会合;和睦。通“辑”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缉众(聚众);缉宁(使祥宁安和)
附耳私语;花言巧语 。
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另见 qī
[qī]
〈动〉
缝衣边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
如:缉鞋口
另见 jī
[jī]
[qī]
[jī]
[qī]
[jī]
通缉 [tōng jī]
缉毒 [jī dú]
缉捕 [jī bǔ]
缉私 [jī sī]
查缉 [chá jī]
缉拿 [jī ná]
缉查 [jī chá]
追缉 [zhuī jī]
侦缉 [zhēn jī]
缉凶 [jī xiōng]
缉获 [jī huò]
防缉 [fáng jī]
逻缉 [luó jī]
装缉 [zhuāng jī]
缉探 [jī tàn]
刊缉 [kān jī]
招缉 [zhāo jī]
缉裁 [jī cái]
纺缉 [fǎng jī]
不缉 [bù jī]
缝缉 [fèng jī]
连缉 [lián jī]
编缉 [biān jī]
制缉 [zhì jī]
化缉 [huà jī]
广缉 [guǎng jī]
提缉 [tí jī]
缉听 [jī tīng]
缉纲 [jī gāng]
缉緖 [jī xù]
缉事 [jī shì]
熙缉 [xī jī]
踩缉 [cǎi jī]
缉穆 [jī mù]
缉绩 [jī jì]
踏缉 [tà jī]
缉麻 [jī má]
缉绥 [jī suí]
缉缀 [jī zhuì]
采缉 [cǎi jī]
[jī]
拿 [ná]
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走。
2.用强力取;捉:~下敌人的碉堡。~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得下来。
3.掌握:~权。~事。这事儿你~得稳吗?
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不住人。
5.装出;故意做出:~架子。~腔作势。
6.领取;得到:~工资。~一等奖。
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黄了。
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眼睛看。~事实证明。
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捉 [zhuō]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
捕 [bǔ]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