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词典释义:
凋落
时间: 2025-09-03 18:07:15
[diāo luò]

凋落

凋谢。

  • [diāo luò]

    • 凋谢。

  • [diāo luò]

    • 草木花叶脱落。

    • 《素问·五常政大论》:“草木晚荣,苍乾凋落。”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序》:“隆隆者絶,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 宋 孙光宪 《后庭花》词之二:“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意。”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卷下:“菊之为物,发於卉木凋落之后。时虽揫敛,而幽姿雅艳,采采然在风霜之表,有不争妍於时之意焉。” 郁达夫 《沉沦》:“两岸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他又坐了帆船,下 富春江 ,上 杭州 去。”

    • 衰颓;丧失;凋敝。

    • 唐 李白 《寄远》诗之三:“朱颜凋落尽,白髮一何新!” 宋 陈师道 《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诗:“谁怜壮志空凋落,百鍊今为遶指柔。”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四:“自 五代 兵革中原,文献凋落,諫道失传。” 茅盾 《子夜》七:“金融资本并吞工业资本,是 西欧 各国常见的事,何况 中国 工业那么幼稚,那样凋落。”

    • 死亡。多指老年人。

    • 《文选·陆机<叹逝赋>》:“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 张铣 注:“凋落,死亡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张説 徐坚 同为集贤学士十餘年,好尚颇同,情契相得。时诸学士凋落者众,唯 説 坚 二人存焉。” 宋 范成大 《李郎中挽词》之二:“故人凋落尽,衰涕不胜横。” 沉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里中自 柳古楂 翁《分湖小识》、《胜溪竹枝词》后,迄今已五六十年,賡续无人,故老凋落,枌榆文献,日就消亡。”

    • 犹剥落。

    • 《隶续·封丘令王元宾碑》附文:“称故吏者四人,有名字郡邑者十数人,餘皆凋落不备。”

[diāo luò]
  • 撂荒具有较早归还凋落物和增加土壤养分的能力。

[diāo luò]
  • 凋零 [diāo líng]

    1.(草木)凋谢零落:万木~。

    2.衰落:家道~。

  • 凋谢 [diāo xiè]

    1.(草木花叶)脱落:百花~。

    2.指老年人死:老成~。

  • 衰落 [shuāi luò]

    (事物)由兴盛、强大转向没落、弱小。

  • 枯萎 [kū wěi]

    干枯萎缩:荷叶完全~了。

  • 零落 [líng luò]

    1.(花叶)脱落:草木~。

    2.(事物)衰败:家道~。一片凄凉~的景象。

    3.稀疏不集中:~的枪声此起彼伏。村庄零零落落地散布在河边。

  • 谢落 [xiè luò]

    凋谢;凋落。

  • 残落 [cán luò]

    1.残缺零落。

    2.指残馀部落。

  • 雕谢 [diāo xiè]

    1.枯萎脱落。

    2.比喻死亡,衰亡。

    3.彫謝:本指草木花叶脱落。亦用以喻指去世。

  • 雕零 [diāo líng]

    草木枯落。

  • 雕残 [diāo cán]

    1.凋残,死亡。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诗:“辛亥革命五十年,当年志士半雕残。”

    2.彫殘:1.凋散;零落。晋 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自顷輈张,困於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彫残。”宋 朱淑真《腊月踯躅》诗:“园林经腊正彫残,独尔花开烂漫鲜。”

    3.指残缺破损。清 吴伟业《永和宫词》:“巫阳 莫救 仓舒 恨,金锁彫残玉筯红。”

    4.指劫余的百姓。《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文帝 以其功,加 则 护 羌 校尉,赐爵关内侯”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则 到官,内抚彫残,外鳩离散,今见户千餘。”《资治通鉴·唐僖宗文德元年》:“荆南 兵荒之餘,止有一十七家,禹(郭禹)励精为治,抚集彫残,通商务农,晚年殆及万户。”

  • 死亡 [sǐ wáng]

    有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结;失去生命。与“生存”相对。

  • 失败 [shī bài]

    1.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非正义的战争注定是要~的。

    2.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对):试验~。~是成功之母。

  • 腐败 [fǔ bài]

    混乱、黑暗。

[diāo luò]
  • 茂盛 [mào shèng]

    1.草木繁盛。

    2.兴旺:财源~。

    3.旧时也指功德卓著:先王功德~。

  • 盛开 [shèng kāi]

    (花)茂盛地开放: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