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tuò]
亦作“ 落托 ”。贫困失意,景况凄凉。
唐 李郢 《即目》诗:“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 宋 陆游 《醉道士》诗:“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 魏金枝 《奶奶》:“后来竟将长衫之类不常应用的东西,叫茶房送到当铺里去,成为不得不然的落拓了。”
冷落;寂寞。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之十》:“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淡饭粗衣,山中活计。落托清閒,倒大幽微。”
放浪不羁。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泰。”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二:“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赴宴》:“况从来落拓脱形骸,酸秀才,又何必边幅好丰裁。”
[luò tuò]
[luò tuò]
[luò tuò]
杜牧是一位落拓不羁的诗人。
[luò tuò]
放荡 [fàng dàng]
生活作风不正 派,行为不检点;任意而为,不受约束。
放浪 [fàng làng]
放荡;放纵:行为~。
放肆 [fàng sì]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说话注意点,不要太~。
悠闲 [yōu xián]
闲适自得:神态~。他退休后过着~的生活。也作幽闲。
逍遥 [xiāo yáo]
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自在。独自河边垂钓,好不~。
狂放 [kuáng fàng]
任性放荡:性情~。
浪漫 [làng màn]
1.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富有~色彩。
2.行为放荡,不拘小节(常指男女关系而言)。英romantic
放纵 [fàng zòng]
1.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2.不守规矩,任性。
[luò tuò]
庄重 [zhuāng zhòng]
(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态度~。在严肃的场合你要放~点儿。
端严 [duān yán]
端庄严谨;庄严。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宗正南阳刘祖》:“太守 公孙庆 当祠 章陵,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北齐书·成帝纪》:“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 戎 叹异。”唐 王勃《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遂令众情驰騖,空怀更始之图;灵座端严,未得安居之地。”明 宋濂《柳先生行状》:“燕居默坐,端严若神。”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他也不愿意在文学里看见他教师底端严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