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 nà]
结交罗致。
《后汉书·岑彭传》:“ 光武 深接纳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先是,司徒 王允 以 布 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 裴仲 接纳天下之士。” 邹鲁 《广西光复》:“并开华熙客栈,实欲借此为机关,接纳志士以谋大举。”
接待,招待。
《水浒传》第七三回:“里面太公张时,看见 李逵 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接受。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他必然是较多地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当大家猜透他的谜,不愿接纳他的时候, 金生 说:‘……可以让他试一年。’”
[jiē nà]
[jiē nà]
[jiē nà]
酒色财气,他无一不好,我怎敢接纳这种人做事。
[jiē nà]
给与 [jǐ yǔ]
同“给予”。
采纳 [cǎi nà]
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群众意见。
接管 [jiē guǎn]
接收并管理:~政权。~财务。
吸纳 [xī nà]
1.吸入:~新鲜空气。
2.吸收;接纳:~存款。~下岗职工就业。
3.接受;采纳:~先进技术。~合理化建议。
领受 [lǐng shòu]
接受(多指接受好意):~任务。这些礼物,我不能~。他怀着激动的心情~了同志们的慰问。
授与 [shòu yǔ]
授予。
采用 [cǎi yòng]
认为合适而使用:~新工艺。~举手表决方式。那篇稿子已被编辑部~。
采取 [cǎi qǔ]
1.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守势。~紧急措施。
2.取:~指纹。
接受 [jiē shòu]
1.收取(给予的东西):~礼品。~捐款。
2.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任务。~考验。~教训。虚心~批评。
接收 [jiē shōu]
1.收受:~来稿。~无线电信号。
2.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逆产。
3.接纳:~新会员。
回收 [huí shōu]
1.把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收回利用:~余热。~废旧物资。
2.把发放或发射出的东西收回:~贷款。~人造卫星。
[jiē nà]
推辞 [tuī cí]
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借故~。
回击 [huí jī]
受到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