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jùn]
高耸峭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东浊西清。”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寺有宝塔,极高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穉》:“屋宇閎敞,垣墉高峻。”
指雄伟峭拔的山岭。
汉 祢衡 《鹦鹉赋》:“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严整冷峻。性格不随和,不可接近。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邵 曰:‘ 陈侯 崖岸高峻,百谷不得而往,遂不造焉。’”《宋书·谢弘微传》:“ 混 风格高峻,少所交纳。” 清 朱锡绶 《幽梦续影》:“高峻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
高超峻拔。
明 屠隆 《文论》:“六经而下,《左》《国》之文,高峻严整,古雅藻丽,而浑朴未散,含光醖灵,如江海之波,汪洋浩淼,非有跳沫摇漾之势,而千灵万怪,渊乎深藏。”
清高,超凡脱俗。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良逸 天资高峻,虚心待物,不为表饰。”按, 唐 赵璘 《因话录·角》作“天格清峻,人见者褊恡尽去”。
[gāo jùn]
[gāo jùn]
[gāo jùn]
座座山峰挺拔高峻,直插云端。
[gāo jùn]
陡峭 [dǒu qiào]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山势~。这个~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魁梧 [kuí wú,kuí wu]
〈形〉强壮高大。,kuí wú的又音。义同“魁梧kuí wú”。
巍峨 [wēi é]
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的群山。~的天安门城楼。
伟岸 [wěi àn]
身体魁梧;高大。《新唐书·李从晦传》:“从晦姿质伟岸,所至以风力闻。”《宋史·韩世忠传》:“风骨伟岸,瞬目如电。” 例:身材~。
雄伟 [xióng wěi]
1.雄壮而伟大:气魄~。~的天安门。
2.魁梧;魁伟:身材~。
险峻 [xiǎn jùn]
1.(山势)高而险:山峰~。
2.危险严峻:形势十分~。
峻峭 [jùn qiào]
形容山高而陡:山势~。
峻拔 [jùn bá]
(山)高而陡:山势~。
魁伟 [kuí wěi]
魁梧:身材~。
魁岸 [kuí àn]
魁梧:身材~。
嵬峨 [wéi é]
见“嵬峩”。
高大 [gāo dà]
1.又高又大:~的建筑。身材~。
2.(年岁)大(多见于早期白话):老夫年纪~。
嵬巍 [wéi wēi]
高峻。
高严 [gāo yán]
1.高峻,高大。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陆德明释文:“巖如字,本或作严,音同。”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制郊宫明堂员,其屋高严侈员,惟祭器员。”唐李翱《舒州新堂铭》:“先时寝坏,有隘其庐,乃作斯堂,高严旟旟。”
2.高洁整肃。
3.高逸严整。
[gāo jùn]
平坦 [píng tǎn]
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宽阔~的马路。
低洼 [dī wā]
比四周低的(地方):地势~。~地区必须及时采取防涝、排涝的措施。
平缓 [píng huǎn]
1.(地势)平坦,倾斜度小:黄河中下游地势~。
2.平稳;缓慢:气温变化~。水流~。
3.(心情、声音等)缓和;平和: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