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ó shí]
学识广博。
《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随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 之雋老也。”《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鐸,击之声如霹靂,问博识者云, 始皇 驱山鐸也。” 鲁迅 《野草·雪》:“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指学识渊博的人。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通晓。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胡先生 原是南菁书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旧学,并且博识前朝掌故的。”
增广见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
[bó shí]
[bó shí]
[bó shí]
散文和小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
老先生博识多闻,人皆敬重。
中国文化博大博识,贯穿了整此中国生长的方方面面。
博学者,博识者有高深的或各类学问的人。
维多利亚女王谈论到朱利叶斯路透时称他为“博识之士”.
中国人缔造了世界上并世无双的最为博识、持续的文明。
在楔形篱笆的边沿上,我向那位博识的人称谢.
在楔形篱笆的边缘上,我向那位博识的人致谢.
修斯愕然,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博识似乎瞬间被打破了.
庄主也是英明博识之人,很快便知晓其中利害,不由十分赞同。
听说你最近一直泡在图书馆,怎么想做个博识的学者啊。
而这几人也喜欢吴之的豪爽、博识,更惊异他的修炼速度。
……!只是一瞬间就看透了我的把戏,看来你比看上去的博识多了。
更何况,伊米本身也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沉稳,大方,小小年纪就很有博识。
柳青海胆直心快,有什么事都无法闷在心里,觉得杨一彬正合心意,想博识一番。
我很佩服风天翔的博识,所有我知道的知识他也基本知道。
贪玩只是他的乐趣罢了,通常还是像一个博识者似的。
对孙权来说,敖烈的博识让他敬佩。
幼年艰苦,好学博识,曾偕徐秘元晋京,拜访正一师探讨玄旨。
庆胤博识洽闻,善于谈论,听其言说,不觉忘疲。
[bó shí]
渊博 [yuān bó]
(学识)深而且广:知识~。~的学者。
博览 [bó lǎn]
广泛地阅读:~群书。
精深 [jīng shēn]
(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精湛高深:博大~。学术造诣~。
深广 [shēn guǎng]
程度深,范围大:影响~。见识~。
广博 [guǎng bó]
范围大,方面多(多指人的知识、学问)。
[bó shí]
博学 [bó xué]
学问广博精深:~多才。
无知 [wú zhī]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年幼~。~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