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词典释义:
模范
时间: 2025-09-06 03:06:10
[mó fàn]

模範

1.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劳动~。选~。2.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事迹。~人物。

  • [mó fàn]

    • 1.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劳动~。选~。

    • 2.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事迹。~人物。

  • [mó fàn]

    • 制造器物的模型。

    • 汉 王充 《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褭蹏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跡,似於平物上滴成。”《金史·食货志三》:“不若弛限钱之禁,许民自採铜铁钱,而官製模范,薄恶不如法者,令民不得用。”

    • 引申为规则,法度。

    •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方 ( 方干 )诗在模范中尔,奇意精识者亦然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顾吴羹通副》:“翰林以记载文誥为职,苟少知文之模范,行己无大过失。”

    • 榜样,表率。

    •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韩愈诗文》:“愚观 愈 之书,其文章纯粹典雅, 司马迁 、 扬雄 殆无以过,其行己亦中正,可为后人模范。”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二:“政治工作人员本身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够做全体官兵的模范。”

    • 今多指先进人物。

    • 杨朔 《万古青春》:“我父亲去修 淮河 ,还当了水利模范。”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五章:“我同老模范研究研究。”

    • 效法。

    • 《周书·王褒传》:“ 梁 国子祭酒 萧子云 , 襃 之姑夫也,特善草隶。 襃 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騏驎及闕,形势甚巧, 宋孝武 於 襄阳 致之,后诸帝王陵皆模范,而莫及也。”

    • 描摹,描绘。

    •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一折:“只见那青松檜柏侵霄汉,怪石峻岭难模范。” 刘师培 《文说·记事》:“碑传之作,博徵之献,游记之文,模范山水,然记事失实,厥有数端。” 沉砺 《狂歌行》:“模范山水流连风景奚足数,山川形胜湖海豪杰歷歷铭心头。”

    • 犹约束,制约。

    •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郑瓘》:“ 温卿 诗任臆发抒,不受模范。”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是以小丑旋就诛夷,而大敌无敢凌逼也。西人虽非我族类,殆亦模范乎天威。”

[mó fàn]
  • 爸爸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左邻右舍都来表示庆贺。

  • 英雄模范离不开群众,红花还要绿叶烘托。

  • 留给子孙的最佳的遗产,是光明无瑕的模范品格。

  • 王明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全家都觉得很光彩。

  • 劳动模范们坐在观礼台的显著位置上。

  • 你是共产党员,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

  • 张老师的模范事迹已经在《教师报》上刊登出来了。

  • 参加国庆大典的,有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还有优秀教师。

  •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 那位中年妇女被评为劳动模范。

  • 真没想到,这个“全国劳动模范”竟是侵蚀国家财产的蛀虫。

  • 我们要学习劳动模范忘我工作的精神。

  • 全厂职工推选张师傅当劳动模范。

  • 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 做党员的贴心人,做群众的模范人。

  • 妈妈连续三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 班干部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 马爷爷是一位劳苦功高的老模范。

  • 人们向劳动模范投去敬佩的目光。

  • 妈妈当上劳动模范,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mó fàn]
  • 圭臬 [guī niè]

    古时测日影的器具。比喻准则、法度:奉为~。臬(niè):测日影的表。

  • 楷模 [kǎi mó]

    榜样;模范:光辉的~。

  • 表率 [biǎo shuài]

    好榜样:老师要做学生的~。

  • 圭表 [guī biǎo]

    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其构造是把圭平放在石座上,把表分别立在圭的南北两端。根据日影长短的变化可以测定节气。

  • 法度 [fǎ dù]

    1.法令制度;法律。

    2.行为的准则;规矩:不合~。

  • 典范 [diǎn fàn]

    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树立~。~作品。

  • 轨范 [guǐ fàn]

    行为所遵循的标准。

  • 楷范 [kǎi fàn]

    典范,模范。

  • 范例 [fàn lì]

    可以当做典范的事例:我们一个团打垮了敌人三个团,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斗~。

  • 典型 [diǎn xíng]

    1.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或事件。

    2.具有代表性的:~经验。

    3.指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形 象。它既具有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生动、丰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阶级、阶 层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比实际生活更高,因而也就更带有普遍意义和艺术 感染力。

  • 榜样 [bǎng yàng]

    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你先带个头,做个~让大家看看。

  • 标准 [biāo zhǔn]

    1.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2.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音。~时。她的发音很~。

  • 规范 [guī fàn]

    1.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道德~。

    2.合乎规范:这个词的用法不~。

    3.使合乎规范:用新的社会道德来~人们的行为。

  • 法式 [fǎ shì]

    标准的格式:《营造~》。

  • 样板 [yàng bǎn]

    1.板状的样品。

    2.用来检验工件尺寸、形状等的板状工具。

    3.比喻学习的榜样:树立~。~工程。

  • 程序 [chéng xù]

    1.事情进行的步骤、次序:工作~。

    2.计算机在执行任务时,对它所处理的对象以及处理规则的一种描述。是通过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

[mó fàn]
  • 败类 [bài lèi]

    集体中的堕落或变节分子:无耻~。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