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i shè]
亦作“ 威讋 ”。以声势或威力使之恐惧屈服。
汉 张衡 《西京赋》:“威慑兕虎,莫之敢伉。” 晋 郭璞 《开明》诗:“开明天兽,禀兹食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视 崑山 ,威慑百灵。”《梁书·武帝纪上》:“若功业克建,威讋四海,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唐 元稹 《论教本书》:“ 赵高 之威慑天下,而 胡亥 已自幽於深宫矣。”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记》:“站在他面前的一些又高又大的敌人,竟被这满身血迹又瘦又小的孩子底一双冒着火花的眼神威慑住了。”
[wēi shè]
[wēi shè]
[wēi shè]
威吓 [wēi hè]
用威势来吓唬(xià·hu):~对方。不怕武力~。
威胁 [wēi xié]
1.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利诱。
2.使遭遇危险:洪水正~着整个村庄。
震慑 [zhèn shè]
震动使害怕:~人心。
恐吓 [kǒng hè]
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信。
威势 [wēi shì]
1.威力和气势:太阳落山后,酷暑的~才稍稍减退。
2.威力和权势:倚仗~。树立~。
威震 [wēi zhèn]
1.亦作“威振”。使人震惊的威力或声势。
2.以威力或声势使之震动。
[wēi shè]
劝慰 [quàn wèi]
劝解安慰:他多次来信~我,嘱咐我不要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