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ū léng]
亦作“ 扑棱 ”。禽鸟张翅拍打貌。
《诗刊》1977年第2期:“惊得鸟雀扑楞飞,震得桃花簌簌掉。”《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大白鹅一看主人追得急,便向陡峭的沟坡上窜,扑棱着翅膀往上爬。”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 郝 家的鸭子、大鹅……嘎儿嘎儿地叫着,扑棱着翅膀。”
引申指像翅膀般张开。
李準 《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六》:“特别是他跟前的一块高粱,穗子扑楞开像一篷小伞。”
犹折腾,挣扎。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 老梁 呀,照你过去那么个扑棱法,别说是再扑棱二十年,你就算扑棱到老死,也是白扑棱呀!” 扎拉嘎胡 《小白马的故事》:“小白马蹬着四只蹄子,扑楞一下,就站起来了。”
[pū léng]
[pū léng]
[pū léng]
扑腾 [pū teng,pū tēng]
〈拟〉重物落地的声音。,1.游泳时用脚打水。2.跳动。3.活动。4.挥霍;浪费。
扑棱 [pū lēng,pū leng]
象声词,形容禽鸟张翅拍打的声音。,抖动或张开。
扑打 [pū dǎ,pū da]
用扁平的东西猛然朝下打。,轻轻地拍。
[pū léng]
放弃 [fàng qì]
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阵地。工作离不开,他只好~了这次进修的机会。

词典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