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g yú]
有馀;多馀。
《后汉书·桓鸾传》:“少立操行,褞袍糟食,不求盈餘。” 唐 元稹 《葬安氏志》:“今视其篋笥,无盈餘之帛,无成袭之衣,无帛里之衾。”
收入中除去开支后的剩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关税》:“其后司事者覬久留其任,每岁以增盈餘,至 乾隆 六十年加至八百四十六万有奇。”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想尽方法招徕主顾,学生倒也不少;他又想尽方法减少支出,增加自己的盈馀,所以每一学期学生只领到一支新毛笔。”
[yíng yú]
[yíng yú]
[yíng yú]
爸爸这个月的工资除去全部开销还有盈余。
[yíng yú]
剩余 [shèng yú]
从某个数量里减去一部分以后遗留下来:不但没有亏欠,还~了不少。
结余 [jié yú]
1.结算后余下:这个月~二百元钱。
2.结算后余下的钱:月月有~。
余裕 [yú yù]
富裕:~的时间。~的精力。
节余 [jié yú]
1.因节约而剩下:每月能~三五百元。
2.指节余的钱或东西:把全部~捐给了灾区。
赢余 [yíng yú]
见〖盈余〗。
余外 [yú wài]
除此之外:冬天的荒野里只见几棵枯树,~什么也看不到。
红利 [hóng lì]
在合股经营的企业中,企业股东由企业所取得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或企业分给职工的额外报酬。红利没有定率,视利润多少而定。
盈利 [yíng lì]
同“赢利”。
[yíng yú]
亏损 [kuī sǔn]
1.支出超过收入;亏折:企业经营不善,连年~。
2.身体因受到摧残或缺乏营养以致虚弱:气血~。
亏空 [kuī kong]
1.支出超过收入,因而欠人财物:没有精打细算,上月~了100元。
2.所欠的财物:过日子要是精打细算,就拉不了~。
亏欠 [kuī qiàn]
亏空。
亏折 [kuī shé]
损失(本钱):~血本。
不足 [bù zú]
1.不充足:先天~。估计~。
2.不满(某个数目):~三千人。
3.不值得:~道。~为奇。~挂齿。
4.不可以;不能:~为训。非团结~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