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词典释义:
国都
时间: 2025-07-09 11:13:39
[guó dū]

國都

首都。

  • [guó dū]

    • 首都。

  • [guó dū]

    • 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 《战国策·燕策一》:“度 呼沱 ,涉 易水 ,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远絶 河 山而争人国都, 赵 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 秦 军必矣。”《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旦至 广明 东都门 , 遂 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 长安 东郭门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三》:“是故贡、助、彻三者,圣人皆先自其国都行之,推之於诸侯之可行者而亦行之。”

[guó dū]
  • 边境线上,两国都在频繁调兵,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guó dū]
  • 都门 [dōu mén]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颜师古 注:“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唐 韩愈《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宋 柳永《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元 揭傒斯《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清 顾炎武《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 毂下 [gǔ xià]

    1.辇毂之下。旧指京城。

    2.旧时谈话和书信中对人的敬称。

  • 京城 [jīng chéng]

    指国都。

  • 首都 [shǒu dū]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我国首都是北京。

  • 京都 [jīng dū]

    日本城市。位于该国本州岛中西部。是日本故都和著名文化、游览和工业城市。以纺织品、艺术陶瓷品和其他手工艺品著名。

  • 都城 [dū chéng]

    首都。

  • 京师 [jīng shī]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