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词典释义:
灵峯
时间: 2025-11-18 08:03:31
[líng fēng]

靈峯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唐 孟郊《寻裴处士》诗:“寒草不藏径,灵峯知有人。”《云笈七籤》卷一○四:“﹝真人﹞遂隐遁 华山,盘桓灵峯,逍遥幽岫,静念神仙。”明 屠隆《昙花记·仙伯降凡》:“灵峯高嵯峨,贝闕中天起。”2.指神话中的仙山。明 高启《海石为张记室赋》诗:“媧皇 去后几桑田,鰲背灵峯一拳小。”3.山名。在 广东省 治西北。宋 苏轼《题灵峰寺壁》诗:“灵峯山 上 宝陀寺,白髮 东坡 又到来。”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广州志》:‘灵峰山,一名 灵洲山,在城西六十五里,鬱水 出其下。《唐志》谓 南海 名山 灵洲,名川 鬱水,以此。其上有 宝陀院、妙高臺,以院中有 宝陀佛,故名焉。’”4.山名。在 浙江省 乐清县 雁荡山。山下有 灵峰寺。宋 王十朋《度雁山》诗:“灵峯 观石室,杖屨穿巑岏。”5.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边。郭沫若《瓶》诗之十六:“请把我运到你 西湖 边上,或者是葬在 灵峰,或者是 放鹤亭 旁。”6.山名。在 福建省 崇安县 武夷 九曲尽处。宋 朱熹《过武夷作》诗:“弄舟缘碧涧,栖集 灵峯 阿。”

  • [líng fēng]

    •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唐 孟郊《寻裴处士》诗:“寒草不藏径,灵峯知有人。”《云笈七籤》卷一○四:“﹝真人﹞遂隐遁 华山,盘桓灵峯,逍遥幽岫,静念神仙。”明 屠隆《昙花记·仙伯降凡》:“灵峯高嵯峨,贝闕中天起。”

    • 2.指神话中的仙山。明 高启《海石为张记室赋》诗:“媧皇 去后几桑田,鰲背灵峯一拳小。”

    • 3.山名。在 广东省 治西北。宋 苏轼《题灵峰寺壁》诗:“灵峯山 上 宝陀寺,白髮 东坡 又到来。”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广州志》:‘灵峰山,一名 灵洲山,在城西六十五里,鬱水 出其下。《唐志》谓 南海 名山 灵洲,名川 鬱水,以此。其上有 宝陀院、妙高臺,以院中有 宝陀佛,故名焉。’”

    • 4.山名。在 浙江省 乐清县 雁荡山。山下有 灵峰寺。宋 王十朋《度雁山》诗:“灵峯 观石室,杖屨穿巑岏。”

    • 5.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边。郭沫若《瓶》诗之十六:“请把我运到你 西湖 边上,或者是葬在 灵峰,或者是 放鹤亭 旁。”

    • 6.山名。在 福建省 崇安县 武夷 九曲尽处。宋 朱熹《过武夷作》诗:“弄舟缘碧涧,栖集 灵峯 阿。”

  • [líng fēng]

    • 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

    •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寒草不藏径,灵峯知有人。”《云笈七籤》卷一○四:“﹝真人﹞遂隐遁 华山 ,盘桓灵峯,逍遥幽岫,静念神仙。”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灵峯高嵯峨,贝闕中天起。”

    • 指神话中的仙山。

    • 明 高启 《海石为张记室赋》诗:“ 媧皇 去后几桑田,鰲背灵峯一拳小。”

    • 山名。在 广东省 治西北。

    • 宋 苏轼 《题灵峰寺壁》诗:“ 灵峯山 上 宝陀寺 ,白髮 东坡 又到来。”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广州志》:‘ 灵峰山 ,一名 灵洲山 ,在城西六十五里, 鬱水 出其下。《唐志》谓 南海 名山 灵洲 ,名川 鬱水 ,以此。其上有 宝陀院 、 妙高臺 ,以院中有 宝陀佛 ,故名焉。’”

    • 山名。在 浙江省 乐清县 雁荡山 。山下有 灵峰寺 。

    • 宋 王十朋 《度雁山》诗:“ 灵峯 观石室,杖屨穿巑岏。”

    • 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边。

    •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请把我运到你 西湖 边上,或者是葬在 灵峰 ,或者是 放鹤亭 旁。”

    • 山名。在 福建省 崇安县 武夷 九曲尽处。

    • 宋 朱熹 《过武夷作》诗:“弄舟缘碧涧,栖集 灵峯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