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yán]
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所采取的严密防备措施。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太祖 心善 逵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欲征 吴 而大霖雨,三军多不愿行。 太祖 知其然,恐外有諫者,教曰:‘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諫者死。’” 宋 王禹偁 《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尔其戒严黄道,警肃紫垣,致高枕于宸居,是予繄赖,法钩陈于环卫,在汝恪恭。”《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 巴金 《灭亡》第十五章:“他们只知道 上海市 要戒严了。”
[jiè yán]
[jiè yán]
[jiè yán]
今天城里戒严,到处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巡逻。
[jiè yán]
宵禁 [xiāo jìn]
夜间戒严,禁止通行:实行~。解除~。
戒备 [jiè bèi]
1.警戒防备:~森严。
2.对人有戒心而加以防备:你对他应有所~。
警戒 [jǐng jiè]
1.使人注意改正错误。
2.军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和制止敌人侦察而采取的保障措施。分行军警戒、驻军(宿营)警戒和战斗警戒。
[jiè yán]
解严 [jiě yán]
解除戒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