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成语释义:
不郎不秀
时间: 2025-08-27 21:47:25
[bù láng bù xiù]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bù láng bù xiù]

    •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bù láng bù xiù]

    • 【解释】: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bù láng bù xiù]
  • 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 不稂不莠 [bù láng bù yǒu]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 不郎不秀
  • 秀色可餐
  • 餐风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浊同流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蠹啄剖梁柱
  • 柱石之臣
  • 臣心如水
  • 水土不服
  • 服服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