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g gòu nà wū]
【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示例】: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cáng gòu nà wū]
[cáng gòu nà wū]
[cáng gòu nà wū]
招待所自从他主事后就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
招待所自从他主事后就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
佛门清净地,岂可藏垢纳污?
这间公寓里藏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鼓励私人开旅馆本是件好事,但不能把私人旅馆办成藏垢纳污的地方。
某夜总会是藏垢纳污的地方。
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除了蚊子会给我们这些人唱赞歌,还有谁会喜欢它?
内讧之宫闱,是帝国最高统治层面中,最见不得天日的藏垢纳污的所在。
不过,也有武林人士对九道山庄产生质疑,觉得九道山庄是藏垢纳污之地。
[cáng gòu nà wū]
藏污纳垢 [cáng wū nà gòu]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含污纳垢 [hán wū nà gòu]
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容忍一切。
[cáng gòu nà wū]
藏龙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涤瑕荡垢 [dí xiá dàng gòu]
指清除旧的恶习。同“涤瑕荡秽”。
- 藏垢纳污
- 污泥浊水
- 水土不服
- 服服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