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ó shī jì zhòng]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示例】: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乐于助人
[bó shī jì zhòng]
[bó shī jì zhòng]
[bó shī jì zhòng]
孔子所宣扬的“仁”就含有博施济众的意思。
[bó shī jì zhòng]
普渡众生 [pǔ dù zhòng shēng]
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仗义疏财 [zhàng yì shū cái]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bó shī jì zhòng]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善财难舍 [shàn cái nán shě]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 博施济众
- 众口铄金
- 金无足赤
- 赤贫如洗
- 洗颈就戮
- 戮力一心
- 心花怒放
- 放长线钓大鱼
- 鱼目混珠
- 珠还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