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o hù dēng chǎng]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自】: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示例】: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páo hù dēng chǎng]
[páo hù dēng chǎng]
[páo hù dēng chǎng]
袁世凯倒台以后,军阀们又袍笏登场,百姓仍受困苦煎熬。
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páo hù dēng chǎng]
逢场作戏 [féng chǎng zuò xì]
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走马上任 [zǒu mǎ shàng rèn]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粉墨登场 [fěn mò dēng chǎng]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páo hù dēng chǎng]
告老还乡 [gào lǎo huán xiāng]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