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成语释义:
闭关自守
时间: 2025-08-23 16:56:58
[bì guān zì shǒu]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 [bì guān zì shǒu]

    •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 [bì guān zì shǒu]

    • 【解释】: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 【出自】:《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 【示例】:而且厦大也太过于~,此后还应该与他大学往还。 ◎鲁迅《两地书》五十八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为保守,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bì guān zì shǒu]
  • 你也过于闭关自守,今后要多和同行交往。

  • 要注意学习外界的先进经验,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 这个工厂不能闭关自守,要改革开放。

  • 我们要反对闭关自守的关门主义和故步自封的保守主义,坚持改革开放。

  • 闭关自守只会落后挨打。

  • 事实证明,闭关自守,结果只能是国家贫困,民族危机加重。

  • 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必然会祸国殃民。

  • 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往往是“闭关自守”、孤陋寡闻的结果。

  • 现代人就是要放眼世界,怎能闭关自守,坐井观天?

  • 学术上不能搞闭关自守,要广泛交流才能互相促进。一般作谓语。

  • 在16年前,靳凌国与本国的实力相当,但两国都实行闭关自守,没有任何的往来。

  • 太玄仙宗以往的策略太过保守,闭关自守的结果,就是任人欺凌。

  • 所谓中国长期闭关自守,其实是指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的时期。

  •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 在武林中,崆峒是一个可怕的门派,虽然是一个大门派,搞什么闭关自守,但真有玩意。

  • 有些学者认为,长城是中国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一个象征。

  • 此后孙传庭溃奔河北,再入关据守意欲闭关自守。

  • 预料之中,想让他们转变陈旧的闭关自守的观念不是件容易事。

  • 大姐,闭关自守总不是个好办法。

  • 清政府政治腐败,闭关自守,经济落后。

[bì guān zì shǒu]
  • 闭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闭门不出 [bì mén bù chū]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 闭门谢客 [bì mén xiè kè]

    见“杜门谢客”。

  • 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闭境自守 [bì jìng zì shǒu]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 闭关自主 [bì guān zì zhǔ]

    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bì guān zì shǒu]
  • 救亡图存 [jiù wáng tú cún]

    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 远渡重洋 [yuǎn dù chóng yáng]

    形容某物漂流过海来到某一个地方,路途遥远。

  • 门户开放 [mén hù kāi fàng]

    美国侵略旧中国的一种政策。19世纪末,美国在侵略中国的争夺中受到英、法、德、日、俄等帝国主义的排挤,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这些国家提出,美国承认各国对中国的侵略和划分的势力范围,要求在中国全境分享各国侵略中国所攫取的一切权利,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1921年英、美、法等国策划的华盛顿会议确认了这个政策。

  • 远涉重洋 [yuǎn shè chóng yáng]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 闭关自守
  • 守身如玉
  • 玉石俱焚
  •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 渔人得利
  • 利令智昏
  • 昏镜重明
  • 明人不做暗事
  • 事必躬亲
  • 亲如骨肉
  • 肉麻当有趣
  • 趣舍有时
  • 时不再来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来者不善
  • 善门难开
  • 开合自如
  •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心花怒放
  • 放长线钓大鱼